
手机信号、垃圾处理对人有害吗? 仅有知识还不够
2018
11/06
09:47
东南网
不到一成居民具备相关素养
环境与健康素养指的是人们获取并理解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对常见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树立科学观念,并由此具备保护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过去由于对雾霾不了解,人们即使遭遇雾霾天气,也以为是大雾而漠不关心;如今,有时发生的是大雾,大家也会以为是雾霾而非常担心。”有环保人士表示,由于缺乏环境健康知识和素养,很多人都是人云亦云,对环境问题一惊一乍。朋友圈里更是各种误读甚至谣言盛行,不但给环保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多困难,而且为此还会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
为推动社会共同努力应对环境与健康问题,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做了我国首次对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的调查,并于2016年底发布《北京、湖北和甘肃三省(市)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仅8.41%,即每100个15—69岁的居民中,仅有不到9人具备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20.11%、5.85%、24.27%,基本知识水平低是导致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低,加大了社会治理成本;即便是素养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高学历、低年龄段居民,其基本知识分类素养也有明显“短板”。
按照《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总体实施方案》,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在北京、内蒙古和云南等15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90个县(区)开展了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国近4万余份有效问卷已回传至技术后台,完成了监测任务目标,新的监测报告预计在2018年底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 上一篇:自媒体敲诈成“矩阵” 专家:平台应严厉打击“黑稿”[ 11-06 ]
- 下一篇:福州更多公交将装驾驶室防护门 强化运营安全保障[ 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