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化养鸡“快又好”
一枚鸡蛋从产出到分拣仅需30秒,15万羽蛋鸡的养殖全程可通过手机终端实时监控,鸡粪在48小时内就能转化为有机肥料……从“看天喂鸡”到“数据养鸡”。近年来,宁化县的蛋鸡养殖场引进智能化、现代化养殖设备,实现蛋鸡养殖全程自动化,构建起规模化养殖新格局。
闲下来的饲养员
8月12日,走进宁化县荣润生态农牧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基地,与传统鸡舍截然不同,这里没有弥散的异味,取而代之的是恒定在25℃的舒适环境。看不到穿梭忙碌的饲养员,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动喂料、上水系统。在中央控制室的大屏上,蛋鸡的实时状态以数据流形式动态更新:室内温度、喂食频率、产蛋量、粪便量等关键指标一目了然。
图为村民在自动传送带上分拣鸡蛋
“在这里,蛋鸡们过的是 ‘高品质生活’,住恒温恒湿的楼房,吃科学配比的 营养餐。” 公司负责人邱荣发介绍。目前公司有三条生产线,总养殖量达 15 万羽。
引进智能化养殖系统后,不仅蛋鸡品质有了保障,人力成本还大大降低。按照传统模式,一栋鸡舍需近 20 人管理,现在只需要一两个工人,真正实现了一人日理万“鸡”。智能养殖的效益不仅体现在单一基地,更带动了宁化蛋鸡产业的集群式升级。水茜镇、方田乡、中沙乡等地相继建成标准化智能养殖场,全县蛋鸡存栏量从2018年的不足10万羽增至2024年的96万羽,今年可突破100万羽。
图为管理人员在查看蛋鸡情况
废弃物秒变再生资源
在荣润公司附近的大片农田里,有机蔬菜长势喜人,叶片肥厚、色泽鲜亮。“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全靠鸡场的鸡粪有机肥。这肥料肥力足,没臭味,价格也实惠,我们经常过来购买。” 蔬菜种植户黄广翔边浇水边介绍。长期施用有机肥料,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种出的蔬菜品质好,深受市场青睐。
今年初,荣润公司自动化粪污处理生产线投入使用,以蛋鸡养殖场的鸡粪为原材料生产有机肥。“这条生产线设计产能为日处理 50 万羽蛋鸡的鸡粪,年产值约22万元,能完全满足蛋鸡生产粪污处理需求。”邱荣发说。
在公司的有机肥生产车间,一场科技魔术正在上演。刚收集的新鲜鸡粪经输送带进入预处理机,粉碎后与秸秆粉按3∶1比例混合,再送入密闭发酵罐。罐内的智能供氧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温度和氧气浓度,自动调节通风量,配合专用发酵菌剂,将传统需要15天的腐熟过程压缩至48小时。
“你闻闻,完全没有臭味。”邱荣发对笔者说,“这套系统采用的是‘高温好氧发酵+分子膜覆盖’技术,发酵温度可达70℃以上,能杀死99.9%的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同时通过膜结构锁住氨气。”
生产过程中,采用新型生物发酵技术,在确保鸡粪无害化处理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养分,让肥料品质更优。配备的智能供氧系统和高效分子膜覆盖技术,将发酵周期缩短一半,还能有效抑制恶臭气体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数据显示,目前该生产线日处理鸡粪3吨,可生产有机肥近1吨,不仅消化了基地自身的粪污,还能接纳周边小型养殖场的废弃物。这些有机肥经检测,有机质含量达45%以上,氮磷钾总含量超6%。

- 上一篇:门诊预交金余额不会过期 广大市民请及时前往退款[ 08-21 ]
- 下一篇:宁化:林下“红宝石”[ 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