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畲乡巨变”③: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0
10/21
06:33
宁化县新闻中心

    “三小组长” 解决“死角”和“盲区”

    治平畲族乡是宁化县最边远的一个少数民族乡,全乡12个村分散在178平方公里510个自然村落中,仅3户以上的自然村就有387个。分散、偏远的现实,使该乡难免存在工作上的“死角”和“盲区”。

    如何建立起一种覆盖面广,触角深入的工作机制,达到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目的。从2001年6月起,该乡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他们一改过去乡领导挂村、乡干部包村的做法,依托重新推选的“三小组长”(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计生小组长)实行领导挂村带组、乡干部包组抓户,建立起一种新的工作机制。为选好配强“三小组长”这个前沿阵地领头人,结合村级班子换届选举时,由党员、群众、育龄妇女分别推荐选举产生有群众基础、有致富能力和奉献精神、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三小组长”,对“三小组长”的工作职责和权力作出明确规定,拓宽其工作内容,在“三小”组长家中建立活动阵地,使党小组成为党支部工作的基站,村民小组成为村委会联系村民的桥梁和纽带,计生小组成为教育育龄妇女的课堂。

    通过加强“三小组长”建设,他们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较好发挥,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95%的“三小组长”在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治平村三节岌组村民小组长刘尧林示范带动村民发展笋干和春水笋加工,使该组村民仅此项收入均超过1万元,部分村民甚至超过5万元;田畲村曾绍禄、曾钦福等“三小组长”在乡党委决定开通田畲至长汀庵杰边贸断头公路中充分发挥作用,除所涉及的山场、菜地无偿征用外,还组织和带动村民300余人义务投工投劳,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许;在2008年正月抗冰救灾中,治平畲族村凉畲村民小组长曾佑春家饲养的1500只河田鸡被冻死上千只,但直到抗灾救灾快结束了村民才知道,抗灾的白天他和别人一样冲锋在前,晚上却忍痛把冻死的鸡淹埋,没有一句怨言。全乡12个村100个“三小组长”引导600多户农民搞起了竹胶板半成品加工,今年1—9月已生产竹胶板半成品3.5万套,创产值139万元,户均收入近2300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丽勍】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