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宁化“小农水”派上大用场

2010
08/13
07:58
宁化县新闻中心

 

眼下正是农田灌溉的关键时节,宁化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农水”)派上了大用场。84日清晨,蹲在灌满水的稻田边,宁化县安乐乡丁坑口村的张必胜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小水库、小山塘都装满了水,渠道也是浆砌的,我4亩多单晚田,今年终于不愁用水了。而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

                                  

宁化是个有着44万亩耕地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农业地位举足轻重。然而,该县却长期面临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塘坝水陂老旧、沟渠管网残缺等诸多问题。由于投入不足、配套不完善、管理跟不上等各种原因导致“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使得“小农水”工程效益日益衰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省市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去年,该县被确定为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2009年,该县利用中央资金90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940万元,加上配套资金450万元,受益区农民投工投劳414.5万元,在安乐、淮土、济村、翠江等6个乡镇的78个行政村安排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工程于今年5月基本完工。

 

“‘小农水’工程在抗旱增收提高用水效率方面发挥了大作用。”济村乡罗家村支书罗瑞珠体会最深:“往年到89月,这田头从早到晚都有村民争着引水灌溉。即使这样,100多亩耕地的收成也得不到保障。‘小农水’工程一搞,农户再也不用愁了。”他说,村东有片300多亩的耕地,过去修了几座简易的水陂,但年年修,年年被水冲,村民苦不堪言。今年随着3个水陂、2个渡槽、3100多米沟渠完工,水陂蓄、放水便利,沟渠水利用率高了,基本上解决了灌溉难的问题。据了解,通过实施“小农水”项目建设,该县增加有效灌溉面积018万亩,增加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71万亩,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90多万公斤。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俞祥波 罗旺水】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