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法通过后仍有平台“售假” 山寨工厂深夜赶工

产业链:配件有大厂次品,也有回收件
伟讯电子城是大石村十余座电子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家,这里也是承接大石村上下游产业链的节点。“这个市场的水很深,产品有好的,有差的。”一位大石村的出租车司机告诉新京报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 )。
新京报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 )在电子城里了解到,电视屏幕被分为A+、A、B等多个等级,A+是指原厂正品屏幕,A级是指无压伤、划伤的,“B级”是指有压伤,会有坏线或暗影。不同等级价格有很大差别。市场内的人士介绍,如果A+屏卖100的话,A级则仅需70到80元,B级屏则可以低至40至50元。
一家自称销售全新屏的商家称,正A货32寸全新屏价格是420元,40寸500元,43寸680元。大牌厂商如TCL、LG等的屏幕价格稍高,32寸430元,京东方的要420元。

“你说要品质好的,那大家报价差不多。如果不要求品质,那价格就五花八门了,像我们三百多一百多的都有,那个质量就差,”一位商家直言。
这里的液晶屏幕主要货源有两种,一种是包括京东方、三星、华星、奇美在内的大型液晶屏厂商的次品,一种是全国各地回收后修复的屏幕。
大型液晶屏厂商对屏幕要求更高,一些瑕疵品不满足质量要求,但这些屏幕很多还能使用,因此,这些稳定的货源就被大石村的商人看中。而从全国各地回收汇总来的屏幕,质量就有点参差不齐了,且每一批供应的型号也不稳定。
除了液晶屏,电视机的外壳、模组、背光板等原件对质量的要求更低,因此这些模块多数都是回收件。而电视机外壳多数产自东莞,是用废旧塑料重熔后生产的,质量不高,容易破损、断裂。

与大石街组装电视的模式类似,深圳的手机零部件也有不同来源。
有商户介绍,手机屏幕、处理器和摄像头占了一部手机八成的成本,而这也是山寨手机厂商容易做手脚的地方。
“山寨手机的屏幕有很多是大厂的次品,”一位了解手机组装的商户唐晓(化名)称,液晶屏大厂对产品的要求十分严格,所以每一批产品都会有一定量的次品流出,这些次品往往会被采购后流入市场。虽然这些产品多少存在瑕疵,但也能使用,很多瑕疵甚至是肉眼不可见的。同时,大厂次品的货量大,供货稳定,变成了一些商家降低成本的手段。
“你知道要把手机摔一下才能知道电池的真假吗?”唐晓在谈到辨别一些元器件真伪的方法时十分得意。他告诉新京报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 ),很多元器件的真伪是肉眼甚至专业测量工具也无法区分的,一些辨别真伪的小窍门只有十分资深的从业者才会了解。
“如果没有人带,不交个几十万学费根本入不了这一行,”唐晓称,由于大量组装厂是小规模的家庭作坊生产,门道很深。一般情况下只通过熟人介绍接单,有时即便是熟人介绍也不能保证商品货真价实。“在这个行业里呆久了,自然就懂了。”
- 上一篇:国庆假期想好去哪玩没?这些景区宣布降价(附清单)[ 09-03 ]
- 下一篇:这种药可为病人省几百亿 因这原因迟迟进不了医院[ 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