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法通过后仍有平台“售假” 山寨工厂深夜赶工
突击检查过后,电视作坊深夜加班生产
苦苦寻觅山寨手机工厂无果,但是有行业的人表示,组装手机这种事情,电子市场里的小商户就能搞定。
“在这栋大楼里,你想要什么都能找到,”在电子科技大厦从事多年手机生意的店铺老板冯欣(化名)告诉记者,华强北作为全中国最大的手机交易市场,是链接手机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个节点。在电子科技大厦有芯片、闪存、模具等各类零配件的上游企业,有提供设计方案的手机设计公司,也有从事批发零售或者出口的企业。
冯欣介绍,由于手机的零部件已经实现高度标准化和模块化,液晶屏、摄像头、耳机甚至防尘网等都有众多厂商生产,而组装生产也并无太高的技术门槛,这导致了山寨手机普遍同质化和“傍名牌”的主因。
在大石街也是同样的情况,小到芯片,大到液晶屏;从内部的线路、主板,到外部的外壳、支架,从全国各地汇集的各类废旧电视机也在大石村夜晚“重获新生”。
“这里晚上总能听到各种车间加工的噪音,”一位刚来这里租房的年轻打工者不知道大石村的夜晚有另一面,“白天来看还挺安静的,没想到一层全是黑作坊,一到晚上就开工。”

新京报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 )调查发现,许多从事电视加工的小作坊分布在三大电子城附近。这些作坊位置隐蔽,往往要深入城中村内才能寻觅到踪迹。知情人士介绍,这些作坊往往从中午开始工作,一直“折腾到深夜”。调查中,记者看到许多被拆卸下来的液晶玻璃和金属框架被随意地摞在作坊门口,仅用一块防水布遮盖。
在大石村楼宇之间的缝隙中,随处可见散落的液晶屏幕和金属框架,装满电视整机和屏幕、外壳等零部件小作坊更是比比皆是。这些门店的大门往往只开一半,或是干脆紧闭,只有发货进货时才打开。

“前一段工商部门来查了,(小作坊)都关门了,”一位在大石村生活了5年多的小卖部老板说出了这段时间的变化。8月2日,当地市场管理等部门对大石村进行了突击检查,“当时所有的档口全部关门。”
然而不到两个星期,这个村子重新“焕发生机”。
“这几天又都开了,”这位在大石村生活了5年多的小卖部老板称,大石村对于工商、消防、环保、税务等部门的突击检查已经习以为常,“大家都知道,作坊太多,查不过来。”
- 上一篇:国庆假期想好去哪玩没?这些景区宣布降价(附清单)[ 09-03 ]
- 下一篇:这种药可为病人省几百亿 因这原因迟迟进不了医院[ 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