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三十 第二章 学校体育
2010
06/02
15:44
宁化县志
苏区时期,列宁小学开展体育活动比较活跃,各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辟体育场地,制作体育器材,广泛开展拍小皮球、跳绳、团体操、跳高、赛跑、游戏等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沿海学校内迁宁化,带来较高水平的体育技术,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并设“童子军课”对学生进行“智、仁、勇”教育。
解放后,体育课成为中、小学校必修课程。国家教育部颁发《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规定,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要求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上好体育课,课前做好体育教具及各项安全工作的准备,学生体育成绩列为评选先进或“三好生”的条件。
1954年推广第一套广播体操,实行每天“两操”(早操、课间操),并已逐步推广至第六套广播体操。
此外,以班级为单位,安排每周两个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由学校组成兴趣小组,学生凭选定的爱好项目参加活动。学校把“两操”、“两活动”列入校规、校纪评比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 上一篇:第四节 群众体育组织[ 06-02 ]
- 下一篇:第二节 校运动会[ 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