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关于在推进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先行先试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2009
05/03
17:55
中共宁化县委宣传部

中共宁化县委  宁化县人民政府

关于在推进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中

先行先试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推进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的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实现三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推动宁化在 “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先行先试,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目标和全市“一轴两翼”发展布局,按照省委提出的“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四个关键”实践要求、“四求先行”实践方向和市委提出的“突出发展、重在运作、凝聚合力、弘扬正气”的工作要求,立足全省最大烟叶生产基地、“有色金属聚宝盆”、省定边贸开发试验区、世界客家祖地等比较优势,大力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抢抓永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的历史机遇,突出区域特色,着力先行先试,加快后发赶超,全面推进闽赣边界中部经济强县建设,积极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为融入全局、服务全局作出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在做优现代烟叶产业上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全省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优势,着力打造“翠碧一号”海西第一烟叶品牌,做优现代烟叶产业,促进烟草规模持续稳固,烟叶质量持续提高,烟草产业效益持续增长。稳定“翠碧一号”生产规模。根据“优化布局、择优种植”原则,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烟区布局,推进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烟叶生产基础,增强烟田防御自然风险能力。引导烟叶种植逐步向种植大户、专业村集中,巩固和发展1000担以上的重点产烟村,鼓励扶持一批户种1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全县稳定种植面积13万亩左右,收购量35万担左右。力争2010年全县在稳定15万亩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争创“翠碧一号”品牌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主管部门对“翠碧一号”的扶持政策,完善烟草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投入投制和激励机制,在提升烟叶质量特色方面持续攻关,进一步打响“翠碧一号”特色品牌,注册“翠碧一号”集体商标。加快烟草实用新技术普及推广,继续完善良种良法良烤技术,增强特色品种综合竞争力。对接实施全国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烟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和福建清香型特色烟叶科技示范项目,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水平。拓展烟草产业发展空间。“翠碧一号”是中国烟草总公司重点扶持的两个特色烟叶品种之一,产品进入了“中华”等多种名牌卷烟配方,因烟叶种植烤制的规模和品质而享誉全国。要充分利用这一名片优势,推进烟叶生产科技中心筹建等工作,使我县成为研究中国烟草文化历史的重要基地,展现客家烟草人文景观,放大品牌效益,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总结推广培育发展现代烟叶产业的经验,带动生物医药、茶叶、獭兔等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

(二)在做强有色金属加工业上先行先试。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积极参与海西产业分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能环保并重,深度开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推进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实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在工业经济领域率先突破,推动矿产、建材等新型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努力打造海西经济增长极。着力打造有色金属专业园区。科学规划建设有色金属加工专业园区,培育、引进一批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着力打造以铜带、铜线等铜制品为主导的有色金属制品生产基地。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协作,推动铜制品的研究开发,提升铜制品科技含量,力争35年左右,我县拥有铜制品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突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以鑫宇公司为龙头,做强铜铝制品加工业,扩大铜线材和微细拉铜丝生产线建设规模,延伸建设漆包生产线、铜排、铜棒项目,发展电线电缆、单晶铜、铜箔、网络线、接插元件系列铜铝制品产品开发;以行洛坑钨矿为基础、金江钨业为龙头,做强钨矿产品开发及深加工产业,建设仲钨酸铵生产线,延伸建设钨酸钠、蓝色氧化钨、三氧化钨等钨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推进锡、铅锌等矿产开发。争取35年,铜、钨等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加快对接有色金属集团企业。瞄准全国500强企业,精心策划生成铜、钨等有色金属高端产品项目,充分利用“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对接央企项目招商活动等平台,着力引进有色金属大型集团企业来宁投资,开发生产有色金属系列产品,做强有色金属加工业。近期,争取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对接,策划包装稀土开发利用项目,推进稀土资源深度开发。

(三)在做大边贸物流市场业上先行先试。进一步争取省政府赋予宁化边界贸易开发试验区政策支持,着力打造未来海西现代物流网络体系重要节点城市,勇当沿海纵深推进、内地对外开放的前锋,加快建设闽赣边界物流集散地,培育做大边贸物流市场业。构筑现代边贸物流平台。围绕“一区多市”构架,按照“建大市场、做大边贸、促大流通、推大发展”的思路,加快专业市场与特色市场建设步伐。重点加快闽赣建材市场、家居市场、中环购物广场等在建边贸市场项目建设,推进服装布业、粮食、水果、煤炭交易、汽车交易、茶叶交易、再生资源交易等专业、特色市场的规划建设。以在建和拟建的边贸市场为依托,策划建设若干个物流园区项目,抢占构建区域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搭建闽赣边界物流中心平台。构建现代边贸物流网络。充分整合商贸资源,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闽赣边贸圈建设,力促建材、家居、中环广场等三大市场早日投入营业,成立专门经营性公司,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加快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商贸市场建设,巩固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提高农村商业网点覆盖率,建设便捷、通畅、覆盖面广的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扩大辐射区域,提高辐射能力。培育现代边贸物流产业。依托县内商业、物资、医药等龙头企业,组建物流公司,培育和引进知名物流企业,策划绿色农产品物流服务中心、货运、客运物流服务中心等物流项目,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和新型商贸流通业;策划、引导知名品牌在宁化建立区域营销基地,积极对接沿海发达地区家俱、服装、鞋帽产业转移,引进知名企业经销商入驻我县专业市场,并设立区域性总经销机构,促使专业市场尽快形成人气和商气。同时,依托教育、医疗资源比较优势,拓展边贸开发领域,不断提升教育文化、健康消费对周边县域的辐射带动效应。

(四)在做成客家始祖文化业上先行先试。发挥好我县丰富的客家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优势,着眼建设世界客家祭祖圣地和客家历史文化名县,着力策划、开发、做成客家始祖文化产业,进一步打响客家祖地品牌,努力把我县建成世界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当好建设两岸人民合作交流先行区的前锋。加强客家文化宣传。加强客家始祖文化研究,组织开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搜集、保护丰富的客家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深化客家文化研究宣传。搞好一部客家历史电视剧、一首主题歌、一台文艺表演、一部县情电视片、一本精制画册、几部专著,继续办好《客家魂》、《宁化文艺》等杂志,开辟《客家之窗》电视栏目,与客属地区联手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等主题产品。邀请著名机构、知名人士制作反映宁化客家文化的广告宣传作品,在主流媒体广泛宣传,不断扩大客家祖地的对外影响力。推进客家文化交流。建好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平台、姓氏祭祖平台,设立客家经济论坛,着手筹备2009年“全球客家崇正联合总会第三届四次全会”,积极申办2012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提升办好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及其学术研讨会,争取将石壁客家祖地祭典活动纳入林博会内容,升格为国家级祭祀活动,力求在参会参展、扩大交流、引进项目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努力打造客家历史文化名镇,实施客家祖地二期工程、世界客属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等投资上亿元项目,筹建客家历史陈列馆、客家民俗博物馆,丰富客家文化旅游内涵。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推进旅游新区开发建设,认真做好以石壁客家祖地文化区为中心的天鹅洞群客家祖地国家4A旅游区申报工作,加快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和客家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等项目建设,开发生产饮食、服饰、用具等系列客家文化特色产品和客家姓氏宗亲祠堂文化,推动客家文化传播,提高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新兴文化旅游区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深刻领会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持续运作求先行的重要部署,努力营造解放思想的氛围,激发解放思想的活力,推进解放思想的实践。开拓发展视野。增强大局意识、沿海意识、追赶意识,找准在两个先行区建设和“一轴两翼”布局中的站位,主动融入全局,加快对接沿海,构筑沿海产业转移的腹地,当好连接沿海、纵深推进的前锋。推进改革创新。强化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转变影响发展的思想观念,以创新的激情和气魄,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打破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坚持改革创业、开放兴业,做到思危、思进、思变、思发展。强化好字当头、好字优先的理念,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高新环保、附加值高、财税贡献大的大项目、产业升级项目和龙头带动型项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统筹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城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先行先试。强化争先、创先、领先意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增强机遇意识,集聚比较优势,积极借鉴发达地区、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四个先行先试重点上大胆尝试,争创“单项冠军”,培育发展亮点。鼓励支持先试、主动运作,只要是没有限制、禁止的领域,就鼓励试、大胆闯,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风险,敢于承担责任,以超常规的运作实现超常规的发展。

(二)强化项目,推动落实。围绕项目生成、落地、建设,从管理体制、推进机制、运作模式等方面入手,强化项目带动,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坚持规划先行。立足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对接国家产业政策,认真策划重点项目,从地形勘测、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市场前景等方面,高起点、高站位做好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规划设计,为招商引资、项目生成打好基础。突出项目重点。围绕做足增量、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优质量,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发建设,突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围绕有色金属加工、边贸市场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精心策划生成一批产业发展大项目、好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同时,围绕配套服务,依托城市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策划、建设一批城建与公共事业大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注重项目运作。创新运作思路,围绕主抓项目,确定目标任务,把握关键环节,找准主攻方向,全力抓好落实;转变运作模式,注重运作效果,深化项目竞赛活动,持续实行重大项目工作小组运作模式,对重大项目和社会引资进行重奖,进一步形成举全县之力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优化环境,有效服务。环境是开放的生命,要倾力打造工作便捷、政策优惠、服务高效、诚实守信的环境平台,激发企业业主投资热情。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三条红色旅游公路建设,扎实推进永宁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深化过境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加快突破交通瓶颈制约;建设湖村至宁化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改善供电条件;加快城区“东扩南伸”,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基础环境。落实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等优惠政策,健全争创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工作等相关规定,加大对技术创新、品牌创建专项奖励力度,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出台扶持培育专业市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优惠政策,引导支持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增强服务实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权力运行,深化行政审核审批改革,规范行政服务中心运作,引导干部自觉做到不让政策在我手中截留、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时机在我手中耽误、不让业主在我这里受到冷落“四个不让”,促进服务提质。继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效能监督机制,认真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等行为,为投资者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大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要素协调。努力在企业融资、信息服务、安全培训、劳动用工等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调配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工作,指导企业科学安排生产计划,实现稳步发展和持续增长。

(四)加强领导,提升水平。不断强化学习,提高领导班子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能力,集中社会各方面合力,共同致力“两个先行区”建设。突出党建、增强素质。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公正用人导向,按照“重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要求,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推动发展的本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目标,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强化领导、组织有力。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作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持续运作求先行的要求,精心组织、科学实施、注重协调、抓好落实,力争取得更大突破。集聚人心、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职、密切配合、共促共为,紧密团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切实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性,促进各类主体创业、创新、创造,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共同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加快推进闽赣边界中部经济强县建设,实现宁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宁化县委

宁化县人民政府

2008年9月10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