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山歌一箩筐,想唱就会来

2010
09/07
08:24
宁化县新闻中心

 

本土作曲家关注客家山歌

 

1979年,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抢救民间音乐的通知精神,宁化开始对蕴藏在本县农村的各种不同体材的民间音乐,进行收集、整理。

 

当年,我和城郊乡文化站的张标发,挑着棉被草席,提着盒式录音机,走遍了宁化的大部分村庄。今年66岁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原宁化县文联副主席王建和回忆,他和小张在每个村庄停留3-5天,吃住在老乡家,晚上召集老乡来唱歌,白天老乡下地了,他们就在家里整理录音。老乡们都很热情,晚上录音时,里三层外三层把我们围住,我们把他们唱的全录下来,又放给他们听,老乡很高兴,就一直留我们在村里住,还杀鸡给我们吃。王建和说,历时整整三年,他们搜集到了270多首宁化山歌、小调、戏曲音乐等,整理成《宁化县民间音乐资料汇编》上下集,1998年,又将这些资料汇编成《宁化客家民间音乐》,为宁化的民间音乐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

 

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王建和开始致力于客家山歌的创作。谱写出了《客家人爱喝客家酒》、《妹捧金桔等郎归》、《天南海北一家亲》等一批广为传唱的山歌。1996年,王建和和县文化馆编舞雷晓宜,到安乐乡一个手工造纸厂体验生活,然后写出了山歌《客家妹子踩竹麻》,当年,排成舞蹈后,获得全国群星舞蹈大赛音乐创作铜奖;2009年初,王建和创作的《酒坊娘子》,获得第十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创作金奖……

 

“2002年,我们宁化组织过一次全县山歌比赛,有50多名选手参加,获得第一名的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叫罗水珠。唱山歌也能比赛!王建和说,那场比赛,在全县引起了很大轰动,从那以后,客家山歌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团体开始把山歌作为演出的必备曲目。

 

王建和发现,近几年,一些江西小调的光盘充斥街头,其中,不乏一些不健康的黄色小调。为什么不能让宁化人听自己健康的山歌?今年,他和张标发、裘锦才合作,准备拍摄山歌的MTV,现在,他们已经选好了一批经典的客家山歌,正在寻找赞助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瑞兰】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