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自贸试验区:构筑开放高地 释放创新红利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福州持续扩大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向投资,加强“一带一路”贸易往来,桥头堡作用凸显。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与马来西亚皆富集团共同在马来西亚建设占地6.2万亩、总投资约32.9亿元人民币的产业合作基地;宏东渔业在毛里塔尼亚建设远洋渔业基地;世海公司在几内亚比绍建设集码头、海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交易等为一体的中国-西非远洋渔业产业园……挂牌以来,福州片区共引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项目备案558项,合同外资总额36.35亿美元;共核准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31项,协议投资总额13亿美元,比增717%。
自2015年上线运营以来,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已发展境内外会员198家、交易商2550家,现货交易额超8亿元。“该平台通过整合中国-东盟海洋经济产业链,加强与东盟各国和地区间务实合作,成为推动双方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力引擎。”福建省东盟海洋经济研究院负责人陈礼仁说。
位于“海丝”和“陆丝”联结点的厦门,率先开通大陆首列从自贸试验区始发的中欧班列,从最初每周一列到每周六列常态化运营,逐步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新通道。
2015年8月16日,首列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片区海沧园区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直达波兰罗兹,全程1.2万多公里,运行时间14天;2016年4月,班列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台湾,开通为企业量身打造的中欧(厦门)班列“冠捷”专列;2017年8月,首批越南货物通过海铁联运方式搭乘该班列,运往德国汉堡及波兰波兹南,班列成功连接“一带”与“一路”。
作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业务之一,中欧(厦门)班列开行之初以福建省内货物为主,目前货源地覆盖广东、江西、浙江、台湾、东盟等地。“从促进贸易畅通到助力产业集聚,班列的辐射效应日益显现。”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姜敬东说。
- 上一篇:第四届中国动物标本大赛在福州举行 作品向公众开放[ 05-28 ]
- 下一篇:解码福建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 成绩由“3+3”组成[ 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