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报披露:厦门48家上市公司净赚152亿
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年报披露
于4月30日全部结束
沪深两市3500余家上市公司
披露了2017年年报
厦门的48家上市公司年报也悉数出炉
海西晨报(ID:haixichenbao)记者通过梳理数据发现,厦门上市公司去年整体业绩表现亮眼,去年营收达到了7777亿元,净利润达到了152亿元。
营收突破百亿企业增至8家
A股上市公司总数超过3500家
经计算,两市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
2017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37万亿元
比去年增长16.77%
实现净利润约3.35万亿元
增长18.99%
截至目前
厦门辖区上市公司数量为48家,2017年营业总收入达到7777亿元,同比2016年的5130亿元(42家上市公司)增长51.59%;净利润合计152亿元,同比2016年的83亿元(42家上市公司)增长83.13%,整体业绩增速远远跑赢A股市场。由此可见,厦门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在经营规模上
厦门上市公司可谓实力不俗
去年,厦门千亿级上市公司达到了3家,分别是建发股份、象屿股份和厦门国贸。其中,建发股份和象屿股份营收双双突破了2000亿元,而厦门国贸也达到了1600亿元。要知道,在A股市场,去年只有59家企业营业收入达到千亿级别。
此外,厦门上市公司营收突破百亿的企业也从去年的6家增至8家,分别是建发股份、象屿股份、厦门国贸、厦门信达、盛屯矿业、金龙汽车、厦门钨业和厦门港务。
当然,建发股份等厦门几大国企的营收依旧占据主要地位。记者统计发现,厦门上市国企的营收在48家上市公司中的比重超过80%。
38家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
有人欢喜有人忧
海西晨报(ID:haixichenbao)记者统计发现
厦门48家上市公司中
有3家公司的营收出现负增长
他们分别是厦华电子、金龙汽车和乾照光电
其他45家公司的营收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营收增幅前三分别是*ST紫学、吉宏股份和盈趣科技,分别增长115.14%、98.73%和98.2%。
其中,*ST紫学此前进行了重组,2017年度教育培训业务平稳增长,吉宏股份则是受益于纸张价格上涨等原因。虽然建发股份、象屿股份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但由于基数较大,营收增幅分别为50%和70%。
此外,红相股份、合兴包装、广汇物流、厦门国贸、厦门钨业、盛屯矿业、光莆股份、安妮股份、厦门港务、亿联网络的营业收入也出现了同比50%以上的增长,其中,厦门国贸和盛屯矿业等公司连续两年高增长,实属不易。
可以说
营收反映了一家企业的规模
净利润则反映出企业的赚钱能力
记者统计发现,48家公司中
有38家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
而有10家净利润同比下滑
在净利润增长的企业中,传统行业呈现复苏势头,排在前三的分别是乾照光电、厦门钨业、盛屯矿业,他们的净利润增幅分别达335.2%、320.65%和223.67%。
而净利润增幅超过100%的还有金龙汽车、科华恒盛、三维丝、*ST紫学、盈趣科技和*ST厦工。互联网企业的高速增长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从另外一个数据来看
厦门48家上市公司去年只有4家净利润为负
分别是万里石、厦华电子、新华都和安妮股份
次新白马去年表现较好
2017年A股市场呈现出蓝筹与中小创分化、板块快速轮动特征,沪指全年上涨6.56%,深证成指表现略高于主板,全年涨幅7.83%,而创业板则“熊”冠全场,全年下跌11.06%。两市近3500只股票中,共有1087只全年累计上涨,2365只股票全年累计下跌。
沪深指数分化剧烈
很多厦门上市公司去年的股价
表现也不理想
从年初到年末,半数以上的厦门上市公司股价呈下跌状态,其中有5家跌幅超过40%,18家跌幅在10%-40%。全年股价累计上涨的公司有21家,占比低于五成。
海西晨报(ID:haixichenbao)记者发现,厦门上市公司去年股价表现出色的主要是一些刚上市的次新股和业绩良好的“白马股”——艾德生物、弘信电子、金牌橱柜股价涨幅分别达354%、328%和229%;涨幅翻番的股票还有吉比特、大博医疗、亿联网络和光莆股份,这些股票清一色为次新股。像奥佳华、法拉电子、金达威、厦门国贸、盛屯矿业等业绩不俗的个股,股价涨幅逾20%。
有涨有跌是股市常态。从跌幅榜来看,前三名为万里石(下跌57.5%)、三维丝(下跌55.37%)和鹭燕医药(下跌49.42%)。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海西晨报
海西晨报记者:钟宝坤 制图:黄劲超
编辑:曾欣悦 值班主任:蔡萍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 上一篇:福建省海域进入休渔期 严打非法捕捞行为[ 05-03 ]
- 下一篇:永春牛姆林景区重装迎客[ 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