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十一 第二章 邮 政

2010
01/20
16:04
《宁化县志》

  长途电话  解放前,宁化长途电话业务由电报局经营。电报局撤销改设电信代办所后,长话业务转由代办所兼营,因话费昂贵,长话业务量甚少,至民国36年,长话收入仅2663(国币)。解放初期,土匪活动猖獗,宁化至连城长途线路屡遭破坏,长话一度改由江西广昌接转,因环节绕转过多音质差,省政府决定整修永安经清流至宁化的地方电信线路,并规定党、政、军挂发长途电话不收话费。1953年,重新架设宁化一石城线路后,长话线路由原来的1条增至2条,长话业务大增,从上年的165张增至973张;1954年又增至2600张。1958年长话业务服务点扩大到泉上、湖村、中沙、安远、禾口等五个区()邮电所。1959年起单独设立长话台。1960年新建增音站,增加增音电路和载波电路。1961年长话交换设备从市话分割出来,单独安装120门的长途交换机,长话线路已由2条增为4(即宁化至龙岩、清流、石城、宁都)1966年起安装三路载波终端机。1969年底,长途台迁至伍家山,新建增音站,长话机械、业务合设一组。197710月,长途台迁回县局与市话台合设话务组。1981年增加1部十二路载波机。19841985年,随着长话业务的扩大,先后共安装长途半自动拨号机2部,开通宁化一三明半自动拨号电路,可直拨三明市内电话用户。1987年有载波终端电路80条、增音电路24条、出口长途电话电路18条,即宁化至三明8(其中半自动3),至清流3条,至福州、永安、明溪、连城、建宁、宁都、石城各1条。其中载波电路15条,实线3条。设长途话务员5人,本县长话能通往国内所有省市及世界各地,是年国际电话为120(含通往香港、澳门)1970年我国发射人造通讯卫星后,宁化开始利用本县增音电路传输信息,迄1987年已完成23次重要通信任务。长话业务量1949年仅100张,60年代起超过1万张,1973年起超过2万张,1978年起超过3万张,1987年达96800余张。

  市内电话  民国22(1933)驻宁红军三军团某部带来2部电话机,1部装在县委(驻光严寺)1部装在县苏维埃政府(驻城外张家弄口雷宅),互通话联络,此为市内电话之始。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政府军五十二师驻宁化,带来西门子10门小总机1部和电话机若干部,在其所辖连队安装电话。民国27年,县城各机关架线装机。至民国29年,电话室配备6人,市话用户8户。19531月电话室并入县邮电局,与电报、长话合设报话组;年底改装20门总机,实占容量16门,市话用户18户。1954年底总机由20门改为50门,实占容量41门,市话用户33户。1956年总机改为100门,实占75门,市话用户59户。1959年增设60门总机1部,总容量160门,实占容量139门。同年架设市话架空电缆0.9皮长公里。1961年,总机容量增至200门,增设架空电缆0.85皮长公里。1969年,架空电缆改地下电缆1.15皮长公里。1971年,增设100门总机1部,市话总容量为300门。1980年后,市内电话业务进一步发展,1986年县人民政府投资20万元,上级邮局补助45万元,县邮电局贷款45万元,集资新建12079平方米的五层电信大楼,19875月竣工,并安装12000县市合一自动交换设备(次年524日正式投入使用)。除邮电部门经营市话交换机外,从1973年起,尚有用户各自经营的交换机。至1987年接入市话网的用户小交换机容量220门,其中51015102厂各装有100门共电交换机,电力公司有20门磁石交换机。市内电话费按邮电部规定的统一标准收取,附加费10%缴纳地方财政。1984年起,县人民政府决定附加费不上缴,用于市话设备维修。市话用户1959年计113户,1966年为141户,1967年降为112户,此后逐年扩大,迄1987年达509户。

[nextpage]


  农村电话  民国29年,本县开始架设各乡电话线路。至民国35年全部架通,线路为:县城至永丰(中沙)、招贤(水茜)至安远;招贤至湖峰(湖村)至元仲(泉上);宁化经新村(安乐)至大同(曹坊),大同转治平,宁化经济村至禾口,再转淮土至凤山;禾口转石碧;禾口转南田(方田)。并在禾口、水茜装设西门子小总机各1部,每个总机由县局派电话员2人负责电话接续和机线维修管理。解放初,撤销禾口、水茜两处总机,各乡线路中仅有中沙、水茜、湖村、安乐、曹坊、禾口、济村几处能够通话,余皆毁坏,即使能通电话也时好时坏,不能保证畅通。因此,从1951年起,大架线路,当年3月架设宁化至方田,8月架设曹坊至治平,11月架设宁化至湖村、泉上线路。1952年又架设宁化至旧墩电话线路。1953年架设宁化至中沙、河龙、安远线路。1955年架设宁化至济村和方田至禾口线路。195610月后,有计划地将县城至各乡电话由原来单线改为双线。1960年将县城至各乡电话改称农村电话(简称农话),年底全县共有国营农话杆路长度213杆公里、线条长度415对公里,交换机11部,总容量340(实占188),装有会议电话11部。为加强边远地区联防工作,1963年架设以下三条联防线路:安远牛牯;禾口罗家;治平香炉1969年又增设如下线路:安远隘上(广昌交界)、治平庵杰(长汀交界)、治平鸡公、禾口邓坊、禾口站岭(石城交界)、淮土隘门。

  19701973年,为了实现生产大队互通电话,由电信局先垫料款,给未通电话的大队安装电话,使通话大队由1969年的139个增至1973年的205个。1975207个大队全部通电话,另有873个生产队也装上电话。由于社队无投资,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灾害损坏,未能修复的农话线路为数不少。1980年始有私人自费安装电话,第一个用户是济村公社神坛坝农民伍开学。

  1987年农话机线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大修宁化至湖村、安乐至曹坊两条中继线路,计杆路长度39杆公里、线条长度76对公里,完成工程货币量12.3万元;泉上集镇明线改电缆2.5皮长公里,完成货币量12.3万元;为开通12路载波,加挂宁化至湖村铝线23公里,投资6.8万元;更新禾口、湖村、泉上支局农话交换机3部;新装宁化至水茜、宁化至曹坊单路载波各1套;大修安乐集镇、曹坊方向线路。另投资10万元新建泉上支局。是年底,农村电话用户达399户,为1949年的40倍。

[nextpage]

  

11-3

宁化县1987年电信主要设备一览表

 

 






设 备 名 称

单  位

数量

说  明

长途电话交换机

2

每部30

单路载波机

2

 

三路载波机

6

 

十二路载波机

5

 

十二路增音机

4

 






人工磁石交换机

6

每部容量100

市话杆路长度

杆公里

20

 

其中水泥杆路

杆公里

3

 

电缆长度

皮长公里

14

 

其中地下电缆

皮长公里

14

 

电缆芯线长度

对公里

574

 

市话电话机

694

 






农话交换机

14

总机容量850门,实占429

单路载波电话终端机

10

 

三路载波电话终端机

2

 

会议电话终端机

19

 

会议电话汇接机

2

 

农话中继线杆路

杆公里

198

 

其中水泥杆路

杆公里

134

 

农话用户线杆路

杆公里

453

 

其中水泥杆路

杆公里

118

 

农话中继线

对公里

448

 

农话用户线

对公里

888

 

电缆长度

皮长公里

26.8

 

电话机总数

647

 

其中接入邮电局总机的电话机

412

 

 

[nextpage]

 

11-4

宁化县若干年份电信业务统计表

 

 

年份

电报()

长途电话()

市内电话()

农村电话()

去报份数

其中计费

去话张数

其中计费

到达户数

其中计费

到达户数

其中计费

1949

500

 

100

 

10

10

10

10

1952

3046

 

165

 

17

16

13

13

1957

1905

 

1287

 

77

72

38

38

1962

25917

24549

16188

10388

134

126

194/(263)

186/(255)

1965

27627

26446

17402

14390

147

133

215

199

1970

24166

23734

16635

15962

144

123

295

282

1975

33150

32631

24918

23818

200

189

402

379

1980

45997

45496

41473

39585

322

305

428/(627)

422/(621)

1985

60980

59567

73911

72144

454

415

447/(778)

433/(764)

1987

56925

55155

96820

94537

509

473

399

386


  注:农村电话栏括弧内数字包括市话加纳农话费的农话用户在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伍传杰】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