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多所高校大学生赴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日前,由9名华侨大学学生组成的爱在西行宁化支教队走进宁化县治平畲族乡,开展为期14天的志愿支教活动。
活动在宁化县民族学校举行,支教队的老师们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开设了美术手工、趣味英语、书法等五门课,其中户外运动还结合畲族传统运动教学。各科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班级组成以及分班方式,由小朋友们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课程。选课结束后老师们还通过“大风吹”等游戏与小朋友们建立了良好的联系。
“此次支教生活让我明白,教学不仅仅要传递给学生知识,更是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支教老师表示。
爱在西行志愿社创始人阴长霖是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来自长征出发地、客家祖地——宁化县。2014年5月,他创建了爱在西行支教团队。10年来,他始终不忘初心,持续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招募支教队分赴贵州、福建、甘肃、重庆、云南、广西、安徽、山东等省市,开展以支教为基础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支教活动贯彻落实了挂钩帮扶精神,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交流,提升了宁化县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课堂上学生表现活跃、参与度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畲乡的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学习和体验机会,点亮乡村孩子的智慧之光。(通讯员 雷绍球 雷华萍)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食”代先锋实践队来到宁化开展以“践行大食物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对大食物观的理解和实践。
宁化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就河龙贡米、辣椒、薏米、玉米、茶叶、淮山、猕猴桃、生猪、蛋鸡等不同农业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加深了实践队对“践行大食物观”在宁化县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的了解。
在宁化县现代农业(薏米、河龙贡米)产业园,实践队参观了河龙贡米生产车间以及稻谷从原料入库到精米成品的加工流程,使实践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践行大食物观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宁化县融胜禽业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基地展现的集约化、自动化与标准化养殖模式,让实践队对如何提高食物供给效率、保障食物品质、促进食物可持续发展有了深入理解;水茜镇三叶青中草药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三叶青的种植过程,带领实践队实地考察了田间种植、林下种植以及庭院种植三种不同的种植模式,使实践队对宁化县在拓展食物资源开发渠道方面所表现出的前瞻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了深切体会。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刻认识到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和营养均衡的食物选择,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讯员 王小雨 林子筱 陈步云)
7月30日,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妆映征途”实践队来到宁化开展“筑牢巾帼信仰之基 彰显巾帼担当作为”暑期研学实践活动。
实践队先后走进淮土镇大王村、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核心展示园、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等地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追寻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了解红军长征史、宁化革命斗争史,激励学子们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队针对淮土镇团结村当地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移风易俗及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活动,并参与“为爱减负 为家添福”婚育新风宣传进万家巾帼志愿服务。(通讯员 温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