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撂荒地”成了“丰收田”
2022年10月10日 07:49:05
来源:宁化县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金黄稻田里,收割机正卷入一串串饱满的稻穗,从尾部排出切碎的秸秆,一粒粒金黄的稻种尽收“囊中”。9月29日,宁化县安乐镇夏坊村罗屋钳的山垄田里,老党员周辅琪正站在流金的稻浪里,望着穿梭的收割机,脸上充满丰收的喜悦。
周辅琪今年64岁,有着42年党龄,是宁化县自然资源局的退休干部。上个世纪70年代,他在三明农校学习水稻制种技术。他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和农村打交道,对土地和水稻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初,他在安乐、城郊、湖村等乡镇开垦撂荒地约23公顷,其中在夏坊村种植制种水稻近8公顷,预计产量2.5万公斤以上。
夏坊村地处偏远山区,山垄田多,耕作不便。为做好防治耕地抛荒撂荒工作,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周辅琪早出晚归,整天与泥土打交道,曾经的“撂荒地”成了“丰收田”。 “如果政府能修建灌溉渠道,确保农田高效用水,荒地变良田、丰产增收就更有保障了。”周辅琪说。
记者 赖全平 夏淑珍 见习记者 林嘉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