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构建“五优五化”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尝试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机关党建工作中,通过构建“五优五化”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有力提高了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背景与动因

(一)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作了战略部署,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机关党建如何实现改革创新、提高科学化水平,迫切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扬弃”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探索新的党建工作机制。只有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才能使机关党建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导入机关党建,推行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既是借鉴国际上先进管理经验和理论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有益尝试,更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有效实践。

(二)探索破解党建工作难题的新方法。长期以来,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一些为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所诟病的问题和难题。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是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个痼疾。当前,一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传统的思路、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粗放式管理,党建工作定性多、定量少,原则性要求多,细化、量化的工作标准少,缺乏过程管理和程序控制,工作难以一抓到底,执行力低下,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党建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效能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机关党建的作用与威信。推行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模式,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新方法。

(三)应用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新优势。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质量管理体系(QMS)标准。该标准是在总结当代世界质量管理领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用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以简单明确的标准形式向世界推荐实用的一种管理模式。把ISO9000标准运用于党的建设,推行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有其可行性:一是组织的管理具有共同性。党组织作为政治组织,既有组织的一般性,也有作为政治组织的特性。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需要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ISO9000标准的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等原则可以为党的建设所用。二是管理的原则具有适应性。加强机关党的建设,需要发挥执政党主体(党组织、党务干部、党员)的作用,才能使我们党始终走在人民和时代的前列。ISO9000标准倡导的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控制、管理的系统方法等原则,可以为机关党的建设适用和服务。特别是机关党的建设要发挥“走前头”的作用,将ISO9000标准融入其中,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三是管理的过程具有可操作性。ISO9000标准要求建立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是一套覆盖整体目标、进行过程控制、有具体操作要求的系列文件,可以为党的建设提供具体方法,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构想与做法

    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中,我们的构想是:以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效能为核心,以实现党组织“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和党员“五带头”(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为目标,全面构建“文本化指导、目标化管理、程序化控制、标准化考核、持续化改进”的管理体系,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实现机关党的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在具体做法上,我们根据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5W1H”(即:做什么、什么时间做、什么地点做、由谁来做、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和“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管理机制要求,结合机关党建工作实际,按照“五优五化”的步骤来操作:

    (一)优化党建制度,实行“文本化”指导。根据《党章》和党的有关规定,结合机关党建工作的实际,按照“科学规范、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重新梳理、整合、优化现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和各项规定,健全完善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使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做到有据可依。为此,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行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机关党建中实施“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意见》、编印了《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业务指南》和《记录规范》、印发了《基层党建工作手册》、《质量标准化管理操作流程》、《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细则》等体系文件,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党建工作制度,以规范和指导机关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使党建工作做到“凡事必规定”。同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也相应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措施,扎实开展本部门(单位)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

(二)优化职责体系,实行“目标化”管理。根据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创先争优”活动以及“168”党建工作机制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党组织“五个好”和党员“五带头”的目标要求,以上级党组织向下级党组织颁发《党建工作责任书》的形式,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干部的职责予以明确,并将工作目标进行了细化、量化,逐级分解,做到责任到单位、落实到人头,对党建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同时,为促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我们在机关党员中广泛开展了“岗位履职作表率、服务发展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在职党员“亮岗履职”、“承诺尽责”,引导党员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争创一流,把效能提升到最大化,把任务完成到最优化。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职责体系和自下而上的目标保证体系,形成管理者推动,全员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三)优化过程管理,实行“程序化”控制。按照ISO9000标准(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程序要求,依据《质量标准化管理操作流程》,对重点工作严格执行“四个有”的步骤,即“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改进”,加强对每个运行环节的管理控制,保证各项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运作,以过程的科学性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在过程控制中,县直各党组织按照“执行必记录”和“记录规范”的要求,利用县直机关党工委统一印制的《党组织工作记录本》、《党员工作记录本》等,对每一项工作逐条予以客观、详实地记录,为机关党建工作的全程控制、持续改进以及量化考评提供有力依据。

    (四)优化考评体系,实行“标准化”考核。根据机关党建工作的职责和工作目标,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考评细则》,努力做到原则要求精细化、定性指标定量化、抽象任务具体化,化“虚”为“实”,将各项考核指标量化成考核分数,使虚功有硬标准,逐步建立起内容全面、职责清晰、指标量化、目标明确的评价考核体系。同时,按照“考核必有效”的要求,采取“每季自评、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办法,对党组织“目标管理”和党员“亮岗履职”进行考核评价。改进考核办法,建立党建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组织干部群众一同参与评议党建工作,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民评履责”,综合评价机关党建工作成效,考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以及“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并适时予以表彰奖励,使党建工作形成持久的落实力。

    (五)优化管理体系,实行“持续化”改进。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和“168”党建工作机制“六步工作法”的要求,各项工作都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并实行“党务公开”。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自我纠正等工作机制,不断总结党建工作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保留和发扬好的做法,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研究,摒弃和删除“不符合项”,对一些操作性不强的条款及时进行整改,优化管理程序和步骤,持续改进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促使其进一步满足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实现机关党建工作从先进到更先进的良性循环发展,使党建工作在持续创新中不断提升质量和效能。

    三、作用与效果

    (一)优化制度、规范管理,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必须符合政党建设的规律,注重党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能。党的建设工作引入ISO9000标准,借鉴ISO9000标准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五优五化”,构建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凡事有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记录、记录必考核、考核必有效”的管理模式,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运行机制,从而促进了机关党的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提高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整合力量、理顺关系,党建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领导的重视和指导,是做好机关党的工作的关键。按照ISO9000标准“领导作用”、“管理者推动”的要求,我们配合县委对机关党组织的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撤销系统、部门党委,成立机关党委,单位行政一把手兼任机关党委书记,形成行政主要领导、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一肩三挑”的格局,增强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合力,强化了领导者的党建意识和管党责任,有效预防和克服了行政工作与党建工作“一手硬、一手软”以及“两张皮”的现象,“一岗双责、互促互动”的工作机制得到较好落实,机关党组织的协助监督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强化职能、全员参与,党建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及党员是搞好党建工作、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的主体。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应有之义。通过构建“五优五化”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强化了党组织、管理者及全体党员的党建职责和履职、尽责的职能以及工作的执行力、落实力,而且通过实行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使“管理者”本身也进一步增强了创新意识,在党建工作中学到了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理论,从而提高了党务干部的学习力,提升了党建工作队伍素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内在动力。

(四)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服务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在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服务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单位业务工作,创设载体,创新形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如在机关各党组织和党员中,组织开展了“奋起直追、争创一流”大讨论活动,以党组织“五个好”和党员“五带头”为目标,对服务发展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纳入质量标准化管理,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立足本职、服务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通过创新党建活动载体,不断增强机关党建工作活力,有效促进了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为我县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