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都 最氧三明】河长治 水长清
●本报记者 郑丽萍 通讯员 张冰倩
寒冬,走进宁化县曹坊镇双石村长潭河段,两岸绿树成荫,水中鱼翔浅底,夕阳下三两村民在岸边悠然垂钓,如此乡村景色美不胜收。
“以前,村民习惯把这条河当天然垃圾场,这些年通过政府的宣传和治理,现在这条河基本看不到什么垃圾,河流清澈见底,晚上我们经常到河边散步。”今年89岁的周水财是双石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从小在长潭河畔长大,对这里水环境的变化感触很深。
这是曹坊镇扎实开展河长制工作的一个缩影。曹坊镇境内水系发达,拥有15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如今纵横交错的河道一改往日“脏水河”旧貌,取而代之的是波光粼粼的绿水长流。
水清岸绿来之不易。近年来,曹坊镇党委政府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为抓手,在全域水环境治理上下足功夫,做事实、使实劲、促实效,营造全民参与监督、管水、治水的浓厚氛围,力争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在曹坊镇水利站站长黄传钰看来,河长制带来的不仅仅是河长治,更重要的是,河长制还带动了全民参与。“只有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常态化开展河长制宣传,才能将爱河护河意识根植于每个群众心中。”黄传钰说。
2020年,曹坊镇依托河道保洁员、青年志愿者、林业护林员等多支队伍,在圩日、节假日通过上街、走访入户等形式,向群众讲解爱河护河相关知识,并发放宣传材料3000多份,提高了群众参与河长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爱河护河的浓厚氛围。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还得益于曹坊镇大力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眼下,曹坊镇长潭河曹坊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闽江上游沙溪流域宁化县曹坊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正在同步推进建设。
响应号召,双石村党支部书记夏东发最近格外忙碌。“能参与河流治理项目建设,让家门前的这条河回到儿时记忆中的清澈面貌,我觉得十分荣幸。”不久前,他义务担任双石段长潭河监工,每天早出晚归,除了是一名河道宣传员,还要积极做周围群众的工作,推动项目顺利开展。
在治水护河的同时,曹坊镇还着力打造独有的生态景观带。曹坊镇人大主席张优仁介绍,将红色文化融入有关项目建设中,深入挖掘辖区内水资源的相关历史典故,充实水保项目建成区内河长制的宣传元素,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河流管护示范河段。
红土地上,水清了,百姓笑了。“河道更靓了,乡村更美了,每天出门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家住上曹村的村民曹六发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村不仅生活环境变好了,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住在农村一点也不比城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