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地

欢迎您来到客家祖地!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宁化在线>> 客家风情

客家风情

宁化石壁:客家的摇篮和祖地(图)

宁化石壁客家祖地

宁化石壁客家祖地

  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介绍

  宁化石壁村是闻名海内的客家祖地

  椐中国《何氏族谱总谱》记载,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为宁化石壁南迁梅州,何氏开基祖--念四郎公(源美公)之19世孙;唐宋以来,每逢清明、重阳两节,世居潮梅的何姓后人及其他各姓的客家后裔代表都会跋山涉水回到客家祖地“石壁”寻根问祖,祭拜祖辈,盛况空前。

  客家祖地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现属禾口乡(1993年改名为石壁镇)的一个行政村,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历史上森林茂密,从远处望去,像一堵绿色屏障,由此得名玉屏。唐中叶更名为“石璧”,五代再改“壁”,后又改今用之“碧”。古称“石壁”即指村落,又指地域,包括了周围的一些村落,石壁是个中心,是这些地区的代称。中国历史上,曾由于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诱等因素,有大批的中原汉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人史称客家人。客家流迁始于东晋,但构成民系则在五代以后。五代以后流迁的被称为正宗的客家人,这些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过宁华石壁(今名“石碧”)。在石壁居住,繁衍生息数代乃至数百年后,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地。所以他们多称一世祖出自石壁,石壁便自然地成为这些客家人的第二祖籍。“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客家祖地。石壁,是宁化县石壁镇的一个行政村,它地处宁化西隅,与江西省石城县毗邻,距县城22公里,在福五线(福州至闽赣交界的五里亭)公路旁。史料所称的“石壁峒”、“石壁村”、“石壁寮”、“石壁城”等称谓,只是一种地方概念,泛指一个地域,即石壁盆地,其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包括现石壁镇、淮土乡的全部以及方田、济村乡的一部分。石壁村位于这一地域的中央,在历史上也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壁被称为“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摇篮”、“客家祖地”、“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等,这是海内外学者从大量的史料中研究出的结果,有其充分依据。

  客家民俗

  宁化石壁是客家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最原始的客家话从这里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间艺术、山歌、戏曲从这里推出和流传,最古朴的客家服饰从这里产生,最早的客家礼俗从这里延续。由于战乱,大量中原汉人背井离乡,辗转迁徙到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区。当时集中到宁化或石壁居住的客家人,来自8省50多个州县,这也说明他们到宁化之前是分散的,未形成特别的民系。客家人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宁化(石壁),主要原因有2条:一是自然条件。石壁是一个拥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优越的生息条件。客家人主流是经江西来,闽赣交界有武夷山相隔,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闽赣交界的隘口更为低矮,交通方便,且宁化是闽江、赣江、韩江的源头,水路交通便利。二是人为条件。宁化,特别是石壁,开发较早,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无战乱,社会安定。唐末黄巢起义军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进入福建、广东,而又北上江西,转了一大圈,并未进入宁化,宁化便成为“世外桃源”。正如台湾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福建宁化,地接赣南,西北有高山环绕,宛如世外桃源,尤为当时避难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也就以迁居宁化为最多。”迁居以石壁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息繁衍数百年,他们把中原汉人的文化、语言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既保留中原古风又有新变化的一种文化、语言,它区别于汉民族其它民系,被称为客家文化、客家话,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据考证,客家民系形成于宋代。宁化是客家地区,她不仅有着典型的客家文化、语言,而且许多是在宁化形成,且流传到其它客家地区。宁化境内明显地反映出客家文化、语言的承前启后的现象。宁化(或石壁)不仅被称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称为“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石壁正是由于其在客家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受到客家人及史学界的重视、仰慕,以致视为“圣地”、“图腾”。近年来海内外客家人、学者、新闻界人士纷纷前来寻根谒祖、考察研究。

  客家公祠

  1992年以来,宁化县人民政府斥资、四海乡贤襄助,在石壁村兴建客家公祠及配套建筑。以客家公祠为主体,先后兴建了停车场、接待站、管理房、长廊、牌楼、客家之路、碑亭、功德碑、玉屏堂、碑林、文博阁、客海寺等设施,面积1万余平方米,总投资790万元。石壁客家祖地景区主体建筑客家公祠座落于石壁村土楼山上,后倚武夷山脉,前瞰石壁盆地,近山匀称,远山环抱。公祠仿古宫殿形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公祠主体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厅,由回廊连为一体。前厅(亦称下廊),供歇脚、陈列姓氏渊源资料;中厅为正殿,也称玉屏堂,即神祖堂,堂内祀奉着客家160个姓氏的始祖神位,供祭祀朝拜,一次可供三百多人同时祭祖。后厅称文博阁,为展示客家文化、珍藏谱牒及文物资料,供观赏、查找、阅览之用。公祠四周开阔挺秀,风光绚丽。公祠左侧的客海寺金碧辉煌、香火不断、烟雾缭绕,是宗教朝圣游的理想场所,其主体建筑基本完工。公祠右侧的“碑林”,可供立碑、游览、观赏。公祠正下方,有一碑亭,古朴典雅的亭中立着一方大石碑,正面镌刻太平绅士、客家贤达姚美良先生题撰的“客家魂”,背石镌刻祠记。距公祠五百米外是福州通往江西的公路干线,公路旁是开阔的迎宾广场,在公祠的通道口,屹立着一座雄伟堂皇的牌楼,牌楼的横匾镌刻着杨成武将军的墨宝—“客家祖地”。牌楼右侧是接待厅、擂茶馆、长廊和古建筑“德润亭”、“维藩桥”连结一体。牌楼与公祠由“客家之路”连接。“客家之路”长500多米,由马来西亚局绅姚森良、美良昆仲捐资兴建。

  祭祖大典

  从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至今,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客家公祠举行祭祀表演,并将每年的10月份定为“祭祖月”。祭祖大典期间(每年阳历10月15日-17日),众多海内外客家乡贤千里寻根,共聚石壁、虔诚谒祖,一起参加盛大的祭祖仪式,有祭诞、仪仗、乐舞、主事、仪式等五项程序,而后查阅族谱等史料,细品客家酒娘、石壁擂茶,欣赏客家山歌、舞蹈等艺术表演,祭祖大典庄严肃穆、场面宏大、古典性强、民间文艺节目丰富多彩、客乡情结浓郁。1997年举办了“福建省首届客家文化旅游节”活动。2000年,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闽西举行,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作为恳亲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规模和声势大大超过历届的祭祖大典,在海内外客家人中引起了轰动效应。如今,随着海内客家寻根热的不断升温,前来石壁客家祖地寻根祭祖的海外客家人络绎不绝,石壁客家祖地日益成为五洲四海客家人的朝圣中心。

  宁化石壁:客家的摇篮和祖地

  石壁客家祖地“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客家祖地。

  石壁,是宁化县石壁镇(原禾口乡,1993年更名设镇)的一个行政村,它地处宁化西隅,与江西省石城县毗邻,距县城22公里,在福五线(福州至闽赣交界的五里亭)公路旁。史料所称的“石壁峒”、“石壁村”、“石壁寮”、“石壁城”等称谓,只是一种地方概念,泛指一个地域,即石壁盆地,其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包括现石壁镇、淮土乡的全部以及方田、济村乡的一部分。石壁村位于这一地域的中央,在历史上也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石壁被称为“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摇篮”、“客家祖地”、“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等,这是海内外学者从大量的史料中研究出的结果,有其充分依据。

  客家民系是汉族的一支,属中原汉人。由于战乱,大量中原汉人背井离乡,辗转迁徙到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区。当时集中到宁化或石壁居住的客家人,来自8省50多个州县,这也说明他们到宁化之前是分散的,未形成特别的民系。客家人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宁化(石壁),主要原因有2条:一是自然条件。石壁是一个拥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优越的生息条件。客家人主流是经江西来,闽赣交界有武夷山相隔,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闽赣交界的隘口更为低矮,交通方便,且宁化是闽江、赣江、韩江的源头,水路交通便利。二是人为条件。宁化,特别是石壁,开发较早,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无战乱,社会安定。唐末黄巢起义军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进入福建、广东,而又北上江西,转了一大圈,并未进入宁化,宁化便成为“世外桃源”。正如台湾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福建宁化,地接赣南,西北有高山环绕,宛如世外桃源,尤为当时避难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也就以迁居宁化为最多。”迁居以石壁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息繁衍数百年,他们把中原汉人的文化、语言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既保留中原古风又有新变化的一种文化、语言,它区别于汉民族其它民系,被称为客家文化、客家话,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据考证,客家民系形成于宋代。宁化是客家地区,她不仅有着典型的客家文化、语言,而且许多是在宁化形成,且流传到其它客家地区。宁化境内明显地反映出客家文化、语言的承前启后的现象。宁化(或石壁)不仅被称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称为“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

  客家民系形成之后,由于战乱、政府奖掖及开拓发展之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客家人开始以石壁为中心的闽赣地区向国内外迁徙,而今遍布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2亿人口。客家人不仅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客家语言,同时也涌现了众多显赫人物,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理学家朱熹、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现代伟大文学家郭沫若,马来西亚首任国王叶莱、圭亚那前总理张西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及台湾李登辉等。

  石壁正是由于其在客家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受到客家人及史学界的重视、仰慕,以致视为“圣地”、“图腾”。近年来海内外客家人、学者、新闻界人士纷纷前来寻根谒祖、考察研究。

  随着“客家热”的逐渐升温,石壁客家祖地建设也日渐规模。1992年以来,宁化县人民政府斥资、四海乡贤襄助,在石壁村兴建客家公祠及配套建筑。以客家公祠为主体,先后兴建了停车场、接待站、管理房、长廊、牌楼、客家之路、碑亭、功德碑、玉屏堂、碑林、文博阁、客海寺等设施,面积1万余平方米,总投资790万元。石壁客家祖地景区主体建筑客家公祠座落于石壁村土楼山上,后倚武夷山脉,前瞰石壁盆地,近山匀称,远山环抱。公祠仿古宫殿形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公祠主体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厅,由回廊连为一体。前厅(亦称下廊),供歇脚、陈列姓氏渊源资料;中厅为正殿,也称玉屏堂,即神祖堂,堂内祀奉着客家160个姓氏的始祖神位,供祭祀朝拜,一次可供三百多人同时祭祖。后厅称文博阁,为展示客家文化、珍藏谱牒及文物资料,供观赏、查找、阅览之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亲自为公祠祠匾提书—“客家公祠”四个金光大字。公祠四周开阔挺秀,风光绚丽。公祠左侧的客海寺金碧辉煌、香火不断、烟雾缭绕,是宗教朝圣游的理想场所,其主体建筑基本完工。公祠右侧的“碑林”,可供立碑、游览、观赏。公祠正下方,有一碑亭,古朴典雅的亭中立着一方大石碑,正面镌刻太平绅士、客家贤达姚美良先生题撰的“客家魂”,背石镌刻祠记。距公祠五百米外是福州通往江西的公路干线,公路旁是开阔的迎宾广场,在公祠的通道口,屹立着一座雄伟堂皇的牌楼,牌楼的横匾镌刻着杨成武将军的墨宝—“客家祖地”。牌楼右侧是接待厅、擂茶馆、长廊和古建筑“德润亭”、“维藩桥”连结一体。牌楼与公祠由“客家之路”连接。“客家之路”长500多米,由马来西亚局绅姚森良、美良昆仲捐资兴建。

  客家人素有爱国爱乡、慎终追远、敬祖穆宗之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掀起了一股“客家寻根”热潮。1992年开始,宁化县人民政府为满足众多海内外客属乡亲的“寻根谒祖”需求,在石壁村兴建了一座仿古建筑群——客家公祠,世界客家人从此拥有自己的总家庙。从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至今,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将每年的10月定为“祭祖月”。祭祖大典期间(每年阳历10月15日—17日),众多海内外客家乡贤千里寻根,共聚石壁、虔诚谒祖,一起参加盛大的祭祖仪式,有祭诞、仪仗、乐舞、主事、仪式等五项程序,而后查阅族谱等史料,细品客家酒娘、石壁擂茶,欣赏客家山歌、舞蹈等艺术表演,祭祖大典庄严肃穆、场面宏大、古典性强、民间文艺节目丰富多彩、客乡情结浓郁。1997年还举办了“福建省首届客家文化旅游节”活动。十年来,石壁客家祖地景区共接待来自国内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海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共27万人次,其中海外寻根祭祖团207个,14309名代表海外80多个客属团体。尤其在2004年,隆重举办了第十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暨石壁客家公祠建竣十周年“双庆”活动,世界客属十九届恳亲大会在江西赣州举行,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作为恳亲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规模和声势大大超过历届的祭祖大典,特别是新华网的介入,不仅现场直播了“双庆”盛况,而且将石壁历次祭祖活动、历史定位等全方位宣传宁化,此届祭祖大典在海内外客家人中引起了轰动效应。如今,随着海内外“客家寻根热”的不断升温,前来石壁客家祖地寻根祭祖的海外客家人络绎不绝,石壁客家祖地日益成为五洲四海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同时,以宁化客家祖地为主要内容的“客家风情旅游专线”已列入福建省三大联合促销线路之一,“客家祖地”品牌亦成为三明旅游三大知名品牌之一。

  宁化石壁是客家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最原始的客家话从这里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间艺术、山歌、戏曲从这里推出和流传,最古朴的客家服饰从这里产生,最早的客家礼俗从这里延续。宁化及其石壁方言,保存着中原许多古汉语的成份,同时在音系、词汇、语法等方面,又发生了变化,而成为一种新语系—客家话,客家话随着客家先民的流迁而不断演变,但现代的客家话的浊母清化是在石壁形成的,宁化及其石壁方言成为客家话的源头。宁化客家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这里可寻觅中原文化的古老痕迹,又具客家特色。尤其是久盛不衰的客家民歌山歌,诸如“曲棚”、“道士音乐”都为客家人所喜闻乐见,都是石壁传统文化的瑰宝。客家音乐内容丰富,有怀古歌、劝世歌、情歌、革命山歌等。现今石壁一带的村村寨寨,仍活跃着为数众多的民间歌手,从老人到娃娃,都能即兴而发,唱上几曲地道的客家山歌。宁化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的服饰特点,但也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短窄为上的服饰特点。过去女人多梳髻子(船形)以五件金、银簪子插牢,并穿“掩腹子”(围裙),上部有绣花或桃花图案,脚穿绣花鞋,中老年人的绣花鞋多为蓝、绿色。小孩则有“绣花肚兜”载鱼尾帽、凉圈子或狗头帽,上面都有绣花,身佩“包袱子”,项挂长命锁或玉佩;男人过去多系腰带和“荷包”。宁化客家礼俗继承了中原汉民族的传统,又与南方山区的特殊环境相适应,如其重孝悌、讲仁义、重教育、讲卫生、重节俭、讲礼仪、热情好客等风气。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圣地”

  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宁化县石壁客家祭祖习俗榜上有名。

  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东麓。“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石壁是客家摇篮、客家人的祖地。石壁客家祖地的祭祖活动,是建立在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和寻根求源的基础上的传承古老传统的祭祀礼仪。宁化石壁客家祭祖习俗,于2008年6月入选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是当地最隆重的祭祖仪式。来自海内外的客家乡亲身穿黄马褂,在古装仪仗队的引导下,沿着“客家之路”,依次来到客家公祠前。三通鼓响后,客家乡亲虔诚地拈香顶礼膜拜,表达对祖先的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客家祖地,寻根溯源,感受那里奇特的人文自然景观。

  客家寻根圣地宁化石壁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闽、赣边界的宁化县城,是个四野开阔的水城。偌大一条翠江携其众多支流穿城而过,隋末唐初开县先驱巫罗俊的祠堂附近,更是家家流水、户户垂杨,一弯弯古雅的小桥底下,水声潺潺,水色青青,长长的荇草在水中飘荡,恍惚间,似乎走进了滇西的名城丽江。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现属禾口乡的一个行政村,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历史上,曾由于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安排及外地经济的引诱等因素,有大批的中原汉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人史称客家人。客家流迁始于东晋,但构成民系则在五代以后。五代以后流迁的被称为正宗的客家人,这些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过宁华石壁(今名“石碧”)。在石壁居住,繁衍生息数代乃至数百年后,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地。所以他们多称一世祖出自石壁,石壁便自然地成为这些客家人的第二祖籍。

  当地人说,客家人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宁化(石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条件。石壁是一个拥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优越的生息条件。客家人主流是经江西来,闽赣交界有武夷山相隔,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闽赣交界的隘口更为低矮,交通方便,且宁化是闽江、赣江、韩江的源头,水路交通便利。

  二是人为条件。宁化,特别是石壁,开发较早,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无战乱,社会安定。唐末黄巢起义军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进入福建、广东,而又北上江西,转了一大圈,并未进入宁化,宁化便成为“世外桃源”。迁居以石壁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息繁衍数百年,他们把中原汉人的文化、语言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既保留中原古风又有新变化的一种文化、语言,被称为客家文化、客家话,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据考证,客家民系形成于宋代。宁化(或石壁)不仅被称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称为“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

  一亿多客家人的祭祖大典

  宁化的居民十之八九为客家人。如今的石壁村,已成为全世界五大洲两百多姓一亿多客家人公认的祖地,客家人素有爱国爱乡、慎终追远、敬祖穆宗的传统美德。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客裔子孙来此寻根问祖。

  参拜客家公祠,是客家子孙来此必行之礼,大殿立柱前的一副对联特别耀眼:“确保祖乡声音居家永讲客家话,坚持民族气节出国自称中国人。”客家人四海为家、爱国爱乡的深厚传统,由此可见一斑。

  1992年开始,宁化县人民政府为满足众多海内外客属乡亲的“寻根谒祖”需求,在石壁村兴建了一座仿古建筑群―――客家公祠,世界客家人从此拥有自己的总家庙。从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至今,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将每年的10月定为“祭祖月”。祭祖大典期间(每年阳历10月15日―17日),众多海内外客家乡贤千里寻根,共聚石壁、虔诚谒祖,一起参加盛大的祭祖仪式。

  石壁祭祖仪式沿袭中原古礼有祭诞、仪仗、乐舞、主事、仪式等五项程序,包括了出主、燃烛、设案、上香、跪叩、荐食、储食、初献、读祝、再献、三献、焚祭文、纳主、撤、馁等十五项程式。

  在焚帛烧纸钱时,主祭要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礼生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在祭祀过程中,几次鸣锣击鼓或弦乐伴奏,为祭礼增添热烈气氛。祭礼结束后,将猪肉、羊肉等祭品分给参祭代表。也有将祭品用于宴请参祭人员,只给少数的行祭人员与乡绅、长老等发点祭品。

  而后查阅族谱等史料,细品客家酒娘、石壁擂茶,欣赏客家山歌、舞蹈等艺术表演,祭祖大典庄严肃穆、场面宏大、古典性强、民间文艺节目丰富多彩、客乡情结浓郁。

  古韵犹存的客家风情

  作为客家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最原始的客家话从这里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间艺术、山歌、戏曲从这里推出和流传,最古朴的客家服饰从这里产生,最早的客家礼俗从这里延续。

  宁化及其石壁方言,保存着中原许多古汉语的成分,同时在音系、词汇、语法等方面又发生了变化,而成为一种新语系―――客家话,客家话随着客家先民的流迁而不断演变,但现代的客家话的浊母清化是在石壁形成的,宁化及其石壁方言成为客家话的源头。

  宁化客家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这里可寻觅中原文化的古老痕迹,又具客家特色。尤其是久盛不衰的客家民歌山歌,诸如“曲棚”、“道士音乐”都为客家人所喜闻乐见,都是石壁传统文化的瑰宝。

  客家音乐内容丰富,有怀古歌、劝世歌、情歌、革命山歌等。现今石壁一带的村村寨寨,仍活跃着为数众多的民间歌手,从老人到娃娃,都能即兴而发,唱上几曲地道的客家山歌。

  宁化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的服饰特点,但也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短窄为上的服饰特点。过去女人多梳髻子(船形),以五件金、银簪子插牢,并穿“掩腹子”(围裙),上部有绣花或桃花图案,脚穿绣花鞋,中老年人的绣花鞋多为蓝、绿色。小孩则有“绣花肚兜”载鱼尾帽、凉圈子或狗头帽,上面都有绣花,身佩“包袱子”,项挂长命锁或玉佩;男人过去多系腰带和“荷包”。

  宁化客家礼俗继承了中原汉民族的传统,又与南方山区的特殊环境相适应,如其重孝悌、讲仁义、重教育、讲卫生、重节俭、讲礼仪、热情好客等风气。

  地下岩溶艺术博物馆宁化天鹅洞群

  来到宁化,除了那浓得化不开的“寻根”情缘,你还可以欣赏到奇异的“洞群世界”―――宁化天鹅洞群。上百个风貌各异的溶洞分布于此,石林、湖潭如颗颗明珠镶嵌于绵秀山峦之中,溶洞数量之多、分布之密、规模之大为八闽洞群之冠,堪称“中国东南地区罕见的洞群世界”。

  著名地质学家、两院院士张宗祜实地考察论证后认为,这些洞群地下河水中的石林为中国独特的地质奇观。众多溶洞尤以天鹅洞、神风洞为最。天鹅洞洞内钟乳累累、石笋林立,造型千姿百态、精美如玉、白似天鹅,被称为“福建省首屈一指地下岩溶艺术博物馆”。另一神风龙宫,洞厅宽阔雄浑,缥缈神秘,尤以千米溶洞地下河中的水中石林地质景观实属国内仅有。

  另外有融岩溶景观与佛教信仰于一体的“大慈岩”,险秀奇幽、民族风情浓郁的客家风情园等。在众多溶洞的地表,还点缀着福建最深(103米)的天然内陆湖、国内罕见的地质奇观―――“蛟湖”,峰岸叠翠的“天鹅石林”以及省级自然保护区牙梳山等。

  试论宁化石壁在客家民系形成中的作用

  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宁化,旧为汀州八属之一,在我国福建省的西部,今归三明市所辖。尽管它仅为区区一县之地,但在客家世界却闻名遐迩。尤其是该县的石壁村(又名石壁洞、石壁寨、石壁下等等),更是客家人称道和记铭之所在。宁化石壁在我国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拟就此问题试做探讨。

  众所周知,客家是中华民族中的一个民系。它是历史上中原部分人民经过不断南迁和流动所形成的具有自己的方言、习俗、精神、自觉意识等社会文化传统的散居各地的"特殊社会群体"。历史上中原移民的大规模南迁,据史料及学者们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五次:

  第一次:自东晋,受"五胡乱华"的影响,由中原迁到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南北岸;

  第二次:自唐末,受黄巢之乱影响,由皖、豫、鄂、赣等第一时期旧居,经鄱阳湖平原,趋赣南,往东经石城(江西东南部,接邻福建省),而至闽西南如宁化等地;

  第三次: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南下元人入主中原影响,中原移民从第二次迁居之地,移徙闽南和粤东北部之地,暂居下来;

  第四次:自明末清初,受满洲人入主中原、大兴文字狱的影响,又因人口膨胀的关系,从北而南大量迁徙,其中一部分先民由第二、三次时期旧居,分徙至广东中部及沿海,复由此转入广西、湖南、四川及台湾。

  第五次:自同治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太平天国反清的影响,客家大部队迁移广东南部及海南岛等地,客家已遍及广东全省。

  根据上述,中原移民徙居宁化石壁,主要发生在宋末以前,即唐末黄巢起义至宋末金人南下元人入主中原间。唐末黄巢起义,曾涉及南方十一省,引起民族大迁徙。按《新唐书·黄巢传》载,移民之潮及江西赣和永吉,入闽及两广。王审知、王潮、王绪等军兵也不少解甲居于闽赣边区。证之族谱,从中原迁徙于中国南方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其先民宋以前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过了宁化及其石壁。如:

  1、宝安龙岗朱石村《刘氏族谱》:

  一百二十一世祖讳祥公,妣张氏。唐末僖宗乾符间,黄巢作乱,携子及孙,

  避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洞。……祥公原籍,自永公家居洛阳,后徙江南,兄弟三人,惟祥公避居宁化县,其二不能悉记。

  2、葵冲《李氏族谱》:

  唐末肃宗时避安禄山之乱,火德公流寓江苏宜兴,唐末因避黄巢之乱,迁福

  建宁化石壁乡。

  3、新界上水《廖氏族谱》:

  唐时我祖由江西云都避乱,迁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乱,又迁顺昌,廖

  氏居于闽者遂众。

  4、坪山界脚《何氏族谱》:

  三世祖何恩,中经五魁,任宁化尹,因黄巢作乱,隐居于宁化县石壁村。

  5、梅县《陈氏族谱》;

  至了宁末,传至九十世万顷,迁居汀州宁化石壁寨。

  6、香港新界《曾氏族谱》:

  宋政和壬辰年,由南丰徙福建宁化石壁乡居焉,生子仲辉,辉生子桢孙、佑

  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乐县家焉。

  7、梅县《庐江何氏族谱源流考》、《程乡松源谱序》:

  我祖大郎公,原直属南京……自修公郡庐江、三十七传至大郎,生于唐末昭

  宗四年壬子岁三月十九日辰时。至后梁……贞明七年岁辛已选受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尹。公遂居宁化石壁村。次年公余之暇,从宁化石壁至广东潮州以及梅县。

  8、罗香林《客家源流考》:

  在宋元初,而其迁入地又皆在今日广东省内者,尚有巫氏、何氏、张氏、温

  氏、吴氏、罗氏、黄氏、廖氏,且皆出于福建宁化长汀上杭等地,而尤以自宁化石壁乡来者为多。而丘荷公先生等所纂福建上杭徙志卷八氏族志,所载上杭自宁化石壁村所迁至的,为数尤多……其迁至年代,亦多在宋朝。

  非但如此,由赣南而东经宁化石壁迁徙他处的,在回迁过程中,大都又经过宁化及其石壁。这点,在江西客家族谱中也有记载,如江西《罗氏大成谱》:

  迨下唐僖宗之末,黄巢作乱,我祖仪贞公,致仕隐吉,因家吉丰。长子景新,徙赣州府宁都州,历数十年,又迁闽省汀州宁化县石壁村。

  又如《客家史料汇编》所载江西王氏支系:

  二十一世干二郎,讳均用,任福建宁州学正,住宁化石壁寨。

  如此等等,说明赣南客家有不少由江西入宁化石壁而又回迁的。

  如果说北人南迁在宋以前起点与终点繁多而庞杂,那么宋以后以汀州宁化石壁为移民扩散的起点考察,其大部分移民之所向,多为粤东和闽西南。而从这里迁出的,其后裔多成为客家。也就是说,凡是客家人,其先世几乎都有人流居宁化甚至石壁。首先,从今日客家分布地域看,以广东东北部、江西东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一带最为集中,这与历史上中原移民经宁化及其石壁播迁的区域吻合;再者,从民族迁移史来看,如前所述,目前可确定为客家人的各氏族族谱都提到祖先曾流居宁化及其石壁,而居住在纯客家地区周围附近和杂居于非纯客家地区的非客家人,他们只要不是客家的后裔,其族谱一般不提宁化石壁;第三,从氏族认始祖来看,现今各地的客家人往往把入闽特别是由宁化入闽那代为始祖,从客家各氏族本身的潜意识中,也在认为自己流居宁化之后就是"客家人"了。因此,族谱中是否说明流居宁化,完全可以看作是区别客家及其后裔与否的重要标志。

  为什么历史上客家迁徙大多数要经过宁化石壁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从地理环境来说,宁化与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明溪等地相接,四周是崇山峻岭,荒山野林,特别是西北边境有高峻的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作为屏幕,防阻着大规模的北方南来的兵祸之乱,而其间由江西入闽处又恰恰有一条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作为通道。这不仅为南迁的中原移民提供了迁徙的方便,而且居于其中也相对安全,不失为逃难者理想的"世外桃源"。因此,中原南迁移民都乐于在此避难和喘息,就是安定时期而忧畏动乱的人也愿意选择此地以保平安。

  其次,从交通状况来看,当地河源众多,如经江西南丰和抚州而入鄱阳湖的抚河,与经闽中明溪、三明而入闽江的沙溪,其源头都在宁化;江西赣江东源贡水和经闽西长汀、上杭、永定而入广东大埔成为韩江的汀江,其源头则在宁化毗邻的长汀;而广东东江之源则在宁化附近的江西贡水之南……进入其地的中原移民不仅南迁闽西、广东极为方便,而且东迁闽中、闽北和北迁江西南部也还轻松。前面所述经宁化回迁江西的客家人,就极可能有一部分是从中原到此得到喘息之后,沿抚河或贡水回迁的。

  宁化石壁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便利的交通条件,决定了其在客家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今天我们研究客家,理应注意宁化石壁。尤其中原移民在几次大迁徙背景下,凡流居过宁化石壁的一般都成为客家人,正成为目前学术界界定客家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又使宁化石壁在客家研究中多了一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