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地

欢迎您来到客家祖地!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宁化在线>> 客家风情

客家风情

宁化的客家风情

一、宁化旅游资源

  福建宁化县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它融奇特自然景观和珍贵人文景观于一体。其一是珍贵的人文景观。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客家民系、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在此孕育和形成,世界近亿客家人从这里播衍、开拓、奔赴五洲四海。座落于石壁客家祖地景区的客家公祠,它聚客家百姓祖宗神灵于一堂,成为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众多海外乡贤归故里、拜灵源,石壁客家祖地亦成为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这里客家风情浓郁、民风淳朴,似中原遗风,又独具客家特色。其二是奇特的自然景观。宁化天鹅洞群,上百个风貌各异的溶洞分布于此,石林、湖潭如颗颗明珠镶嵌于绵秀山峦之中,溶洞数量之多、分布之密、规模之大为八闽洞群之冠,堪称“中国东南地区罕见的洞群世界”。后又经著名地质学家、两院院士张宗祜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其地下河水中石林为中国独特的地质奇观。 众多溶洞尤以天鹅洞、神风洞为最。天鹅洞洞内钟乳累累、石笋林立,造型千姿百态、精美如玉、白似天鹅,被称为“福建省首屈一指地下岩溶艺术博物馆”。另一神风龙宫,洞厅宽阔雄浑,飘渺神秘,尤以千米溶洞地下河中的水中石林地质景观实属国内仅有。另外有融岩溶景观与佛教信仰于一体的“大慈岩”、险秀奇幽、民族风情浓郁的客家风情园等。在众多溶洞的地表,还点缀着福建最深(103米)的天然内陆湖、国内罕见的地质奇观-“蛟湖”、峰岸叠翠的“天鹅石林”以及省级自然保护区牙梳山。同时,宁化是著名的中央苏区和红军长征全国四个起点县之一,现县内保存为数可观的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历史遗迹,如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博物馆、湖村锣鼓坪红军长征集结点、红军医院以及延祥明代古建筑群。

  二、客家民系简史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客家祖地。

  石壁人原本中原汉人,据史学家考证,从西晋开始,受中国历史上战乱、饥荒、兵灾、政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渗等,使大批中原汉人举家南迁。古石壁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开阔盆地,这里土壤肥沃、森林茂密,从高处望去,像一堵绿色的屏障,在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年代,这里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俨如“世外桃源”。在唐宋时期,客家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徙中,南迁的客家先民一度汇聚于石壁,在此垦荒拓殖,生息繁衍,不断与当地土著畲族居民交往、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系,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创造了坚韧不拔、刻苦耐劳、开拓进取的客家精神。此后,这批客家人及其子孙把这里作为新的起点,迈出坚实的步伐,走遍南国,或及至中原。而后,又飘洋过海,奔向五洲四大洋。如今,近亿客家后裔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世界客家人多称其一世祖来自宁化石壁,石壁便成为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客家文化的发祥地。

  三、客家祭祖

  客家人素有爱国爱乡、慎终追远,敬祖穆宗之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掀起了一股“客家寻根”热潮。1992年开始,宁化县政府为满足众多海内外客属乡亲的“寻根谒祖”需求,由县政府斥资、四海乡贤襄助,在石壁村兴建了一座仿古建筑群——客家公祠,世界客家人从此拥有自己的总家庙。从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至今,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将每年的10月份定为“祭祖月”。祭祖大典期间(每年阳历10月15日—17日),众多海内外客家乡贤千里寻根,共聚石壁、虔诚谒祖,一起参加盛大的祭祖仪式,有祭诞、仪仗、乐舞、主事、仪式等五项程序,而后查阅族谱等史料,细品客家酒娘、石壁擂茶,欣赏客家山歌、舞蹈等艺术表演,祭祖大典庄严肃穆、场面宏大、古典性强、民间文艺节目丰富多彩、客乡情结浓郁。1997年还举办了“福建省首届客家文化旅游节”活动。九年来,石壁客家祖地景区共接待来自国内19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海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共27万人次,其中海外寻根祭祖团180个,3864名代表海外80多个客属团体。特别是2000年,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闽西举行,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作为恳亲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规模和声势大大超过历届的祭祖大典,在海内外客家人中引起了轰动效应。如今,随着海内外“客家寻根热”的不断升温,前来石壁客家祖地寻根祭祖的海外客家人络绎不绝,石壁客家祖地日益成为五洲四海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同时,以宁化客家祖地为主要内容的“客家风情旅游专线”已列入福建省三大联合促销线路之一,“客家祖地”品牌亦成为三明旅游三大知名品牌之一。

  四、客家风情

  宁化石壁是客家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最原始的客家话从这里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间艺术、山歌、戏曲从这里推出和流传,最古朴的客家服饰从这里产生,最早的客家礼俗从这里延续。宁化及其石壁方言,保存着中原许多古汉语的成份,同时在音系、词汇、语法等方面,又发生了变化,而成为一种新语系—客家话,客家话随着客家先民的流迁而不断演变,但现代的客家话的浊母清化是石壁形成的,宁化及其石壁方言成为客家话的源头。宁化客家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这里可觅中原文化的古老痕迹,又具客家特色。尤其是久盛不衰的客家民歌山歌,诸如“曲棚”、“道士音乐”都为客家人所喜闻乐见,都是石壁传统文化的瑰宝。客家音乐内容丰富,有怀古歌、劝世歌、情歌、革命山歌等。现今石壁一带的村村寨寨,仍活跃着为数众多的民间歌手,从老人到娃娃,都能即兴而发,唱上几曲地道的客家山歌。宁化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的服饰特点,但也溶入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短窄为上的服饰特点。过去女人多梳髻子(船形)以五件金、银簪子插牢,并穿“掩腹子”(围裙),上部有绣花或桃花图案,脚穿绣花鞋,中老年人绣花鞋多为蓝、绿色。小孩则有“绣花肚兜”载鱼尾帽、凉圈子或狗头帽,上面都有绣花,身佩“包袱子”,项挂长命锁或玉佩;男人过去多系腰带和“荷包”。宁化客家礼俗继承了中原汉民族的传统,又与南方山区的特殊环境相适应,如其重孝悌,讲仁义,重教育,讲卫生,重节俭,讲礼仪,热情好客等风气。